转载自:永定区坎市中学微信公众号
为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助力高三备考提质增效,4月29日,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永定一中工会主席赖龙杨和市劳模张志文携手张志文劳模工作室成员,走进坎市中学开展了“劳动光荣,争先出彩”主题的送教送培活动。永定区各完中高三高考相关科目教师代表及张志文劳模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共研高考备考策略,共话教学提质路径。
活动以五组“同题异构”教学展示拉开序幕,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五大高考科目,展现了不同教学风格的魅力。
语文课堂上,永定一中黄荣燕老师与坎市中学廖焕华老师以《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解题策略》为题,从意象解析与命题逻辑切入,呈现“文本细读”与“技巧提炼”教学路径,强化学生审题精准性,引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选择题的解题钥匙,助力学生突破诗歌鉴赏瓶颈。
数学课堂上,永定一中廖贵清老师与坎市中学张拱海老师通过《抛物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展示解析几何的“参数消元法”与“特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以代数运算为突破口,将抽象的代数推导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变换,逐步推导出解题方法,让学生对抛物线定点定值的复杂问题迎刃而解。
英语课堂上,永定一中陈小珍老师与坎市中学卢文灿老师围绕《英语书面表达微技能之句子的扩展》展开教学,通过“思维导图搭建句子框架”和“高级词汇替换法”,为学生呈现句式升级的多元路径,针对性破解学生书面表达的“痛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书面表达能力。物理课堂上,永定一中王丽艳老师与坎市中学廖树俊老师同课异构《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能量问题》,通过实验探究,以“磁场可视化”突破教学难点,构建“能量转化模型”,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强化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对电磁感应问题有了更全面的理解。生物课堂上,永定一中赖文冰老师与坎市中学李桂和老师围绕《基因工程》展开教学,展现“概念图谱构建”与“实验设计优化”的不同教学解读。两位老师的教学内容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兼顾实际应用,为学生备考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组教师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巧妙的教学设计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呈现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的教学智慧,为高三备考课堂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专题讲座指方向,名师引领明策略
劳模工作室领衔人张志文老师带来了《借助模型,有效解答生物高考较难试题》专题讲座。他结合三十多年教学经验,通过构建模型深入剖析生物高考中的难点问题,帮助学生系统解析高考命题规律与破题方法。永定一中刘小丽老师以《2025年高考化学选择题高频考点探析及备考策略》为题,运用大数据分析近五年高考命题趋势,总结出化学选择题的高频考点,提出“高频考点网格化训练”等实操方法和备考策略。两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价值,为参会师生提供了科学的备考方向。
公开课结束后,各学科召集人组织与会教师开展评课议课活动。老师们围绕课堂设计、学生参与度、高考备考实效性等展开热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通过评课议课,老师们不仅对不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从中汲取了备考策略灵感,为最后一个月的备考复习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艺的切磋,更是一场教育情怀的传递。市劳模张志文老师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劳模工作室的辐射作用,通过‘城乡联动教研’‘高考复习共同体’等形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为永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春深日暖,教研正酣。此次送教送培活动以“劳模精神”为引领,以“同题异构”为载体,为永定区高三教师搭建了共研共进的平台,也为新高考背景下的备考工作注入了新动能。教育之路,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匠心育人,虽远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