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师生成长幸福的教育

一代名师苏森墉

来源: 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日期:2004-03-31  点击:5597 

 

一代名师苏森墉

 

黄恒振

 

1992年,我去看望病危中的郑佩诏老师。无意中从他那儿得知:永定一中曾有一位名师,到台湾教过李远哲先生。后来,当我有意要了解此事的详情时,遗憾的是郑老师已离别我们。

1993年,我收到自己订阅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第2期,内有南开大学张汉如教授写的《李远哲教授的道路和思想》一文。文中阐述了198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李远哲先生成长的道路及其光辉的思想。其中提到李远哲就读的新竹中学(后改为新竹高中),声誉卓著,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素养及宽广见识,课外活动十分蓬勃,音乐风气极盛一时,体育锻炼也很活跃。”“李远哲曾在一篇自传中吐露了想做科学家的伟大理想,班导师苏森铺(笔误)先生说:‘你很有希望。’这一鼓励使他记忆犹新。”当我阅读至此时,直觉告诉我,苏森铺也许就是当年永定一中的老师。

此后,乘永定一中八十周年校庆整理档案之际,黄如锦老师找出并重裱了四十年代的教职工名册,发现了有一位苏森墉老师。我经过多方了解得知,苏森墉老师是当年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美术老师,古竹坪洋村背坑人,夫人叶棠如老师,南平人氏,但均已多年没有信息。

今年3月底,我遇见退休老师苏炯文,再次谈起此事。炯文老师说此人健在,年轻时我们很熟悉,几年前还和我通过信。我大喜过望,急切地盼望得到苏森塘老师的地址。炯文老师回乡后把森墉老师给他的第一封信用挂号寄给我。我如获至宝,按地址给苏森墉和叶棠如老师寄去第一封信。

526日,回到阔别五十多年故乡的苏仰华先生,遵照其叔苏森墉老师的重托,亲自把给我的回信送到我家。我十分兴奋地看阅苏老师519日写的信和随附的反映永定一中当年风貌的三张相片。

苏老师信中谦虚地写道:“李远哲的成就,在化学方面。说句笑话,我一点沾不上光。新竹高中校长辛志平先生才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当时为了回应大学考试,全省高中纷纷将高中教程分为文、理两组科目,有所偏废。辛校长坚持中学通材教育及德智体三育并进的原则,拒绝这种升学主义的措施,力排来自家长的社会压力。新竹高中并不因此升学率下降,反而造就今日众多的菁英。”

[]苏森墉先生来信手迹:

笔者重新阅读张汉如教授的文章知道,李远哲的父亲是一位小学美术老师,一生淡泊名利,孜孜以求,不倦地耕耘于画坛,用灵巧的双手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创造,谦逊、宽以待人,培养了许多新秀。善画的父亲和邀游于音乐世界苏森墉先生,给李远哲带来了艺术的想象灵感,给他的一家带来浓烈的艺术氛围。兄弟姐妹经常在李远哲的策划下举行家庭音乐演奏会。长兄远川是小提琴手,堂兄弟远中、远辉是大提琴手,远哲善吹直笛,都是热爱音乐的一群。

李政道指出:“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是科学创造的伙伴,她会将科学引向高处,引向深处,引向远处。越是科学的就越是美丽的,也就越是艺术的。科学中蕴含着艺术的原则,艺术中表达了科学的精神,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王荣德:《李政道的科学人才观》,《中国人才》1997.535页)

音乐能培养进行科学创造所需的想象力、直觉和灵感;音乐能培养对科学美的心理追求;音乐能培养创造的激情,陶冶人的情操。音乐诱发的良好情绪,会激发大脑中脑肽物质的大量释放,滋润和启发右脑的形象思维,促进左脑的逻辑思维。

我从其他访问大陆的台湾教育界同仁中了解到,新竹高中是以音乐和体育为特色的,学生如音乐或体育不及格就不准毕业。对新竹高中贡献最大的德高望重者,大家都一致公认是辛志平校长和苏森墉老师。

苏森墉老师1919年出生于台北市下奎府町,11岁时随父母渡海西迁漳州。1937年抗战烽火燃至漳州,敌机滥炸,举家迁回祖籍永定古竹。次年受聘为永定县立初级中学美术教员,兼教音乐、体育。不久受政府资助保送到永安福建省音乐专科学校中学师资班培训。毕业后历任永中、上杭中学、龙岩师范音乐教员,后又重返永中。1946年夏,在永中再度任教一年半的苏老师,应新竹中学之聘,偕夫人渡海去台,定居新竹至今。

苏森塘老师为新竹中学的音乐特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鞠躬尽瘁、战战兢兢地付出毕生的精力。1960年开始,台湾省教育厅每年举行一次全省音乐比赛,新竹高中合唱团蟑联了九年冠军,第十年获第三名,第十一年重获冠军。后应主办单位要求,为让其他学校也能得第一而退出比赛。

苏森墉老师的一家是幸福的。夫人叶棠如老师毕业于福建省私立协和女子高级师范学校,和苏森墉老师一起在龙岩师院从教时相爱,到永定结婚。叶老师曾任坎市中心小学教导主任,古竹小学教员,永中图书管理员。在古竹出生的大女儿绿萍,从小热爱音乐,曾四次获台湾省全省幼童、国小、国中、高中钢琴比赛第一名,现定居巴西里约热内卢,长婿执教于巴西联邦大学。次女绿菲定居香港,其夫奥地利人,执教于香港大学。三女绿云,嫁西德人,在慕尼黑经营一家旅行社。幼儿丹舟在新竹经营餐饮业。长女之子刚从美国柏克莱大学电子研究所毕业。

苏森墉老师1973年退休后,曾兼任台湾艺专音乐科讲师、文化学院音乐舞蹈科副教授等职。后出游美洲、西欧,走访了许多音乐名城,实现自己心灵对圣地向往的朝拜。1984年秋重返台湾,在新竹家中从事音乐家教、作曲等迄今。

去年七月,台湾电视公司特地为苏森墉老师制作了30分钟的录像带,作为中视音乐会第21集播出,在台湾音乐界反响很好。该片以黄河大合唱作片头音乐开始,介绍苏老师创作的部分代表作。其中有由新竹高中合唱团演唱的合唱歌曲《大江东去》、《新竹高中校歌》、《合唱颂》、《花》、《愁》和由台湾著名女钢琴演奏家陈加恩演奏的钢琴曲《蜜蜂之歌》、《落霞》。这些歌曲既抒发了苏老师对社会、自然、人生饱含哲理的浓烈激情,也表现了苏老师一流水平的音乐造诣。现将苏老师作词作曲的《合唱颂》歌词介绍如下:

朋友们,来共饮一杯

快来吧,来共饮一杯

这集体酿制的美酒

它甘且醇却非醇

不令你醉,叫你醒

引吭中我们衷心愉悦

和声里一脉爱的热流

贯通了每个人的心

回归自然

回到那灵性深处的家

回到那儿时的梦土

只一拂袖

便拌落一身凡尘

上帝并未尽藏福乐于天堂

只留下这一片歌声在人间

留下这一片歌声在人间

苏森墉先生是一代名师,他永远铭记乡亲们当年对他的关怀,故乡人民也会通过笔者这篇拙文了解苏老师。他和辛志平校长的丰功伟绩,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应有深刻的启迪。对于两岸的未来,他给我的第二封来信中充满诗人般豪情地展望着。他说:“两岸的音乐文化是同在一对轨道上前进的,他紧紧地维系着两岸人民的心。当数十年的隔离一旦撤去,才看到彼此都不约而同种出美丽的花。我们该欣慰今天两岸花朵盛开,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即将发扬于世界之上。”对此,笔者和两岸的亲人衷心祝福着。

[]李远哲:台湾新竹人,1936年生。1961年获硕士学位后,次年去美国深造,1974年加入美国国籍,同年去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79年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86年和哈佛大学的达德利·赫希巴赫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波拉尼三人同获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应用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李远哲研究的是:把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应用于一般的化学反应,特别是研究较大分子的化学反应;利用激光激发已被加速但尚未碰撞的分子或原子,以此控制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

李远哲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1997715日完稿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0597-5839627

联系人:校办室

邮件:ydyzxbs@126.com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岗巷23号

永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 闽ICP备05016764号-2